30 December 2007
27 December 2007
当我觉得很healthy的时候
25 December 2007
24 December 2007
23 December 2007
什么都可以.com 的时代
不奇怪, 这真是一个什么都有可能挂网的时代。
今天到了一个网址为www.ineedabreak.com.sg的网站,浏览了那里的度假/旅游帖士。
昨天要到某个商场购物,想先了解一下那里的商店有哪些。随意在Google敲进商场的名称,便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商场的网页。
Anything都存在被“网页化”的可能,在隐形的空间里无所遁形。
21 December 2007
20 December 2007
淹没
闷透的屋里 灯光一丝
窗前雨滴 四处逃避
心底的日记 混合段数气息
回忆前后在墙壁响起
耳边累积 无能为力
前事不断爬进来
早知道是场祸灾
以为可以躲开
这意外意料之外
是天意 上天的安排
该走的时候 感觉背后湿透
冷已开始蔓延在游走
涌上眉梢 淹没心头
记忆不断闯进来
一切变得明白
曾经拥有的爱
比我更需要存在
比我更需要存在
活该 不要徘徊
爱就爱 只是一场灾
深如海 深如海 如海
深如海 深如海 如海
深如海 如海 如海
媒体说, 是李安“钦点”张学友演绎这首《淹没》的。
一听,也同意歌神确实很有力量地带出了这首歌的味道。
最后“深如海……如海”的部分看上去像是刻意地营造余音回荡的感觉,可是真听的时候效果不错。
“曾经拥有的爱/比我更需要存在”简直就是王佳芝的最后写照,在矿场行刑时义无反顾的姿态,以及铭刻在易先生心上的爱意,不用言语的多加解释。
好歌!
18 December 2007
17 December 2007
16 December 2007
理想的“爱”的世界,只在梦里?
不管是王佳芝或易先生,面对爱情都是自私的。但他们自私的层面刚好相反,易先生为了个人的事业与生命牺牲爱情;而王佳芝则因为爱情牺牲了生命,还有当初的救国理想。王佳芝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短暂的一生都在牺牲,她为爱扑火,始于邝裕民,终于易先生。
这不是邪不能胜正的理想世界,是一个愿不愿意为爱牺牲的畸形世界。
一辈子的牺牲, 纵使那“一辈子”很短很短,也如夭折的花期一般美丽。
在看电影之前, 我阅读了不少有关《色。戒》的文章, 有学术性的论文, 也有网民的感想。原著自然是看过的,所以踏进影院时,心里带着比较的准备。
身为女人, 很自然地同情王佳芝, 也能够体会情感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追求,可以很直接、 很本能。就像王为易献唱的《天涯歌女》里那样:
天涯呀海角 覓呀 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噯呀噯呀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 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噯呀噯呀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 誰不惜啊 惜青春
小妹妹似線 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噯呀噯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只要“在一起不分离”,一对真情男女的爱恋不就完满了吗?在和平的年代,这算不上奢求;遇到乱世,这可以难如登天。王与易的爱情注定是不得善终的,它在鲜血淋淋的世界里保不住纯洁。
14 December 2007
11 December 2007
煮一壶咖啡,并不一定是为了要喝它
“点一根烟, 并不一定是为了要抽它。”
读到陈升的这两句话, 不禁想起今天和TJ那几个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场面。
“包一堆饺子,并不一定是为了要吃它”,纵使形状各异的“艺术品”(美其名)最终都下肚了。
感觉,这抽象的东西,对我来讲, 一向是很重要的。
今天吃饺子的company绝对是有感觉的,我很肯定。
青春真是无限好,这是我看着他们时挥之不去的想法,也是最羡慕他们的原因。
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是一件颇能够疏解压力的事。
"锦上添花"的是, 饺子还能够吃(呵呵),所以不至于徒劳无功……:P
补:在不那么相信“永远”的概念以后,我又一次答应自己,要久久记住可爱的你们……
茶花
不知道和Bobby合唱的女生是谁,只觉得她的声音很梦幻, 很舒服。
*春天的花儿呀 不该在夏天里开
路上的旅人啊 你从遥远的他乡来
香格里拉这地方有九十九个湖
湖边的村里面啊 不小心就会迷了路
走不出雨雾的旅人啊 你不要哭
思念着你的人儿呀 他也一样的苦
走不出爱恋的呆子啊 野花你不要采
不管你走到哪里 爱情都是一样的苦
为什么这样的苦
野花的芬芳让人迷了路 茶花很美 茶汁苦 (就说南方有一座老君山)
春天的花儿呀 你怎能在夏天里开 (山里面有九十九个龙潭 如果能在天明之前饮一口龙潭的水)
迷路的旅人啊 你别乱采 (就能够忘记些许的忧愁)
苦 为什么这样的苦 (而如果能在日落之前饮尽九十九个龙潭的水 就能够永远的忘忧)
野花芬芳让人迷了路 茶花很美 茶汁苦
走不出爱恋的呆子啊 野花你不要采
不管你走到哪里 爱情都是一样的苦
Repeat *
迷了路
7 December 2007
5 December 2007
4 December 2007
3 December 2007
2 December 2007
乐得啊!
逍遥的魂儿啊 假不正经啊 嘻嘻哈哈我们穷开心
我是谁家那小谁 身强赛过活李逵
貌俊赛过猛张飞 赶沾发型亮又黑
是走南闯过北 气质出众又拔萃
长江黄河喝过水 和鞭炮地雷亲过嘴
您面容很憔悴 是满脸的旧社会
您是西山挖过煤 还是东山见过鬼
这人生苦短累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为了不哭大声笑 为了不烦大声呸
小小的人儿啊 风生水起啊 天天就爱穷开心啊
逍遥的魂儿啊 假不正经啊 嘻嘻哈哈我们穷开心
小小的人儿啊 风生水起啊 天天就爱穷开心啊
逍遥的魂儿啊 假不正经啊 嘻嘻哈哈我们穷开心
她是谁家那小谁 身材赛过杨贵妃
貌美赛过七仙妹 婀娜多姿如翡翠
是红男绿女配 都是二十锒铛岁
纯洁幸福勇敢追 挨打挨捶绝不气馁
可她很自卑 是满脸的认倒霉
您是白天抹过黑 还是夜里做过贼
这人生苦短累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为了不哭大声笑 为了不烦大声呸
(为了不输大声擂 为了不服大声吹 为了不哭大声笑 为了不烦大声呸)
这首花儿乐团的《穷开心》, 听了如果不觉得太吵闹,应该也会挺开心的。
一面热热闹闹地播放这张专辑, 一面把收编的活儿干完,还颇有满足感。
而且在歌曲结束后,恢复了安静,更能够感受到一种安宁的快乐。
这应该就是相对性的绝佳体现之一了!
1 December 2007
15 November 2007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4 November 2007
匆匆 say Goodbye
单是今天,就和两位同事道了别,其中一位被调回学校,另一位则是退休的前辈。
两人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属于我在这里工作期间遇到的“好人”。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才觉得遗憾,当初怎么没有和他们多说话、多交流呢?
这是许多人的通病吧。匆匆话别时,心头总会涌起忧伤和不舍,时间怎么就不会过得慢一些呢?让聚首的时光无限加长、道别的场面永远滞留在触碰不到的地方。
然而,匆匆say goodbye,似乎又要比冗长的告别仪式来得更好。
至少前者更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表面上“残酷”,实际上是少拖了一条尾巴。
没有机会缠缠绵绵地回望,说了再见以后,各奔天涯路,如果有缘又会相见的,不是吗?
13 November 2007
12 November 2007
感动真的可以那么简单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山清水明我們相約要去郊遊
艾迪卡拉的世界裡 沒事就要發呆
不知道是甚麼東西 都急著跑去告訴媽媽
這個世界很適合曬太陽 吹著懶懶的風
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女朋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昨天經過這裡的玩意兒在找他的頭
傑佛利是不是開始吃青菜
我永遠都看不懂你畫的漫畫
快唱歌給我聽吧 這樣很快樂
也許我應該學你一樣的漂泊
便當裡永遠有荷包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打電話給我們的好朋友
啦...
做一個散步在花田的夢
做個散步在叭嗡嗡的夢
唱歌給我聽吧這樣很快樂
啦...
喂 我在錄音室裡頭呢
就觉得feel很好,很自在优游,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拥有好朋友已经很足够了,不是吗?
关于评估
那是件不简单的事,因为需要客观面对的对象是自己。
写得过谦是对不起自己,不慎夸大也不对,写起来还真的有些懊恼。
最后走了相对“中庸”的路线,应该可以过得了自己的那一关,却不知道可否达标?
那属于自我评估,在工作上,则有我的直属上司对我的评估。
一年两度的“评分时间”,让他为我的表现打分、置评,也算是对我的专业的提升。
又是一轮的准备,所需的表格填写妥当后便是面谈。
(列在面前的是完成的工作,当然也有创出来的祸,呵呵……)
填写Work Review表格的时候,可就没有写自评那么“痛苦”了。
毕竟是几年来重复做着的行政工作而已。
莫名其妙,这些日子我真的干了那么多活吗?虽然我真的觉得很累,但真的都因为在忙这些东西吗?
I wonder.
11 November 2007
8 November 2007
6 November 2007
5 November 2007
4 November 2007
用音乐写一本流浪日记
唱片行老板很认真地对我说, 他觉得这张陈升自费制作的《丽江的春天》是他至今最杰出的在作品。
比任何的一张都好噢,自费, 就因为它的风格绝对不是市场会接受的那种。听了毫不犹豫地买下,回家踏上Bobby的足迹,读/听起他的流浪日记。
果然没错,陈升的创作灵魂里最真切的东西,未必是他的情歌!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机会到丽江这个地方去,可是听了Bobby的音乐性诠释,这个地名就此也就记录进了我的to-go名单了。
有一天,我的流浪,会到达丽江。
一直遗憾自己心不灵、手不巧,美术和音乐都是门外的高深学问,我没有办法通过它们表达自己。让我安慰的是,到现在, 我总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的确很special的作品,不让我的心灵荒芜到彻底无药可救。
调高音量,好好听听这张《丽江的春天》,继续支持音乐流浪人——陈升。
2 November 2007
30 October 2007
28 October 2007
27 October 2007
23 October 2007
书读得太多?
我很喜欢老板娘的烤面包,热烘烘的涂上枷耶( kaya)和牛油, 很美味。
尤其是在忙到没有时间出去吃饭的时候,有“五楼”让我打包热饮和三文治充饥,甚是值得感恩。
直至昨天听说,老板娘以后不卖烤面包,纳闷极了。
这是为什么呢,后来一经同事解释,才知道原来有无理取闹者投诉老板娘的卫生水平,还质疑她聘请的助手是否经过体检。
结果,老板娘现在只能售卖向摊贩订取的熟食,不能再售卖烤面包。
今天到那里买饮料,看见柜台上琳琅满目的各类熟食,便问起老板娘这件事。
她淡淡答到:是你们这里的人书读得太多了。
怎么理解“书读得太多”?
想想也是,老板娘是心直口快(但没有恶意)的人,平日有时说话不太婉转,其实颇容易得罪人。
因此,她相信投诉她的人可能是对人不对事,借机为难她。
听到这里,我有些伤感。
倘若事情真的如她所说,那些人的肚量也未免太小了。
这群“书读得太多”的人,少的正是人性化的包容。
21 October 2007
他们需要这样吗?
20 October 2007
18 October 2007
15 October 2007
14 October 2007
思念是一种病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 发现已经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恍然大悟早已远去 为何总是在犯错之后才肯相信 错的是自己
他们说这就是人生 试着体会 试着忍住眼泪 还是躲不开应该有的情绪
我不会奢求世界停止转动 我知道逃避一点都没有用
只是这段时间里 尤其在夜里 还是会想起 难忘的事情
我想我的思念是一种病 久久不能痊愈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时常感觉你在耳后的呼吸 却未曾感觉你在心口的鼻息
汲汲营营忘记身边的人需要爱和关心 借口总是拉远了距离
不知不觉无声无息 我们总是在抱怨事与愿违 却不愿意回头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 到底做了什么蠢事情 也许是上帝给我一个试炼
只是这伤口需要花点时间 只是会想念过去的一切
那些人事物会离我远去 而我们终究也会远离 变成回忆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时常感觉你在耳后的呼吸 却未曾感觉你在心口的鼻息
Oh 思念是一种病 Oh 思念是一种病 一种病
多久没有说我爱你 多久没有拥抱你所爱的人
当这个世界 不再那么美好 只有爱 可以让他更好
我相信 一切都来得及 别管那些纷纷扰扰 别让不开心的事 停下了脚步
就怕你不说 就怕你不做 别让遗憾继续 一切都来得及
阿岳给我的感觉,就像个understatement。
估计他不会有红得不清不楚的一天,可是他的确有性格、有才华。
非主流的,总需要有人带动,那不该算是牺牲,因为是心甘情愿的。
13 October 2007
12 October 2007
11 October 2007
9 October 2007
逃逸
显然,D也是担心我的理想主义的 朋友之一。
大家似乎都不怎么放心既冲动又幼稚的我,当然还有常常在我的脑子(和嘴边)飘来荡去的“逃逸”思想。
因为不满于身处的现实而渴望进行的grand escape。
早就说过, 台北是我“梦里的家乡”、精神的寄托。
D本身热爱台北,他更是间接影响我对台北倾情的重要人物。
他看着我热热闹闹地宣誓对台北的爱与向往,高兴之余,也面露忧色。
别太理想化咯,D用长辈的口吻告诫我。
可是,我的姿态依旧是义无反顾的,甚至倔强、叛逆。
很感谢D一直不倦地给我提醒,还有祝福。
这路走来,他是我的贵人之一,倘若有一天我的逃逸真的成功,D会是我一生感激的人。
为了梦想和自由,我一定要逃。
7 October 2007
6 October 2007
5 October 2007
4 October 2007
3 October 2007
2 October 2007
1 October 2007
速度:回云淡风清友
“速度”是一个令人倍感无奈的概念。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它无可自拔地快转,没有余地地越跑越快。
过去早就远远落后,它的重量只适于成为回忆之轻。
毕竟,回忆没有实际的重量,握在手中掂出来的分量,是可以随意设想的。
我有许多应该属“过去式”的记忆,任凭时间的浪潮冲击拍打,在时空中时而漂浮、时而奔流。
自某个时候(年龄?)起,我便不再相信任何逆转的可能性,哪怕是时间上的或速度上的。
我已经disillusioned了吧;又或者,长大啦?
谢谢你总是在这片天空给我留下感人的话语。
我依然在寻找我的生命最完美的速度,像在摄影里捉对快门的速度。
知道你在某处看着,也觉得是种鼓励……
30 September 2007
永远的夏天?一小片或许就是幸福……
很感恩,有MH 这样的 "concert kaki",陪着我看过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从王菲到陶吉吉到齐秦到陈升到陈绮贞,我们的友谊在音乐的旅程中细水长流,确然难得。
陈绮贞的演唱会,也没有令我们失望。
岛国的一年是夏为演唱会的主题添加了“永恒性”,使我们这里的观众相对拥有得天独厚的感觉。
我们的summer,不仅是一个片段……
人生的夏季又如何?
听陈绮贞唱歌,断断续续的这些年,不停地被打动,也不断更新自己作为听众的体验。
“安哥”部分,全场的热情和亢奋把岁月暂时赶到了看不见的角落,管他呢,我们就是任性的一群,我们就是不要陈绮贞停下来!
结束后,心里一直想:人生恐怕没有“永远的夏天”,一小片的拥有或若就是幸福的全部。
故回家路上,怅然若失……
28 September 2007
25 September 2007
23 September 2007
最老的pickup line
昨晚居然找到童年时代看过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一个经典片段:宝黛初次见面。
当年《红》播映时,我还是个小学生,bedtime在十点半左右,然而我必定会恳求爸妈让我看完每一集的《红》再睡。当时《红》的故事内容是我看不明白的,什么金陵四大家族、宝黛的“木石前盟”对我来说都是 “希腊语” (greek),可我就是莫名所以地被吸引住。连续剧的主题曲、《葬花吟》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笑貌音容都深深刻印在我小小的心上。事隔多年,在高中和大学中文系里严肃地研读《红》,才终于明白感动的深意。
宝黛的爱情悲剧赚取了我的热泪,他们的初会,更是难忘的一幕。Youtube片段里的贾宝玉粉团一般的贵族少爷模样、林黛玉纤柔病弱的姿态,碰撞在一起,依旧令身为“红迷”的我感叹不已。前世今生的聚首是老套的悲剧铺垫,可是老套也是经典的一种表现,不是吗?
这个妹妹我见过。风流(“风流”在古代的意思与现代截然不同,根本没有今天的贬义)少年贾宝玉的pickup line,被一些网友喻为最老套的“泡妞台词”。如此的说法不免好笑,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象宝玉那样的男孩在夜店用这样的话语勾搭什么美眉。
宝玉的开场白和现今一般的pickup line最大的不同是, 他说的是事实。前世,宝黛已经缘分既定,“见过”是指情意的交换和共有。黛玉确确实实是他见过的soul mate,只是暂时失了忆,必须在红尘俗世走过一轮才算圆满。
感谢把片段上载到Youtube的人,让我重新回顾我在文学海洋中遇到过的,最令我心动的浮木。
22 September 2007
21 September 2007
20 September 2007
早来的忧郁
人生中途的危机感, 所谓的midlife crisis,, 大家听得多了, 难道现在危机感的脚步已经加快了吗?
快得赶上了涉足社会不久的twenty-somethings?
那好可怕。
细读相关的文章,了解到这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我逼近30大关,不禁觉得自己已经很seasoned了,呵呵)面对前路的彷徨。走出校门即表示他们必须踏入社会,打工或创业,走上什么样的路子,围绕着他们的决定多不胜数。崇尚自由的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可现实的面包问题依然是关键。勇敢创业或者选择从事特殊的行业,始终像是赌博,而筹码永远是无情的光阴。
那真的好可怕。
我一向比别人慢半拍,连crisis也来得比别人犹豫不决一些。现在谈及的quarterlife crisis,我竟是在向工作了四、 五年以后才感觉到它的发端。有点无奈, 看来要转换人生的跑道, 现在还真需要快马加鞭了。
真实的温度
这时, 我开始感受到“真实的温度”。
室外的闷热或清凉,都与冷气房内一致的天寒地冻有别。
我的办公室座位离开窗口有些距离,外头是晴是雨对我来说,总是无关痛痒地遥远。
反正, 我的工作没有必要出户。
渐渐的,就和真实的温度脱了节。
休假的时候,把自己晾在家里,还是到外头走走,必然开始了解在外跑动的“人间疾苦”。
当然,也还有一些快乐的。
一直被鼻窦炎困扰的我在冷气的环境里一定不舒服,就算习惯了,也还会有特别难受的时候。
在外头就不一样了,温度的“暖和”对我比较仁慈,呵呵。
所以偶尔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回到一整天荡漾在真实的温度里。
晾着的幸福感,我喜欢。:)
19 September 2007
18 September 2007
如果环保需要原因……
GO GREEN
b'cos
Your Blessings Can be Reborn - Recycle Now.
GO GREEN
b'cos
You Can Save Your Blessings - Reduce Waste.
GO GREEN
b'cos
Compassion to the Earth is Compassion for All.
GO GREEN
b'cos
You Might be Reborn as Your Children's Children.
GO GREEN
b'cos
You Decide the Planet's Karma Too.
17 September 2007
16 September 2007
一人一半
一人一半 感情不散
一人一素故 感情才会久
时光累计 安静的泪滴
一心去追 爱那么可贵
无非是等个回应眼神
为爱翻滚 不计伤痕
甘心为你一生都浮沉
这样的人 别笑我蠢
傻傻的 心痛也不觉疼
就算天冷 就算残忍
等你想起这没用的人
已经找到爱 为何要离开
一心去追 爱那么可贵
一人一半 感情不散
已经找到爱 为何要离开
已经找到爱 为何先离开
这个帖子有点迟,但也是因为写它的mood一直不到位。
电影《881》给我最大震撼的就是这首歌《一人一半》。
曲子是熟悉的,中学时代在制服团体里唱过的版本也用这个调子。
“已经找到爱/为何要离开”是人世屡见不鲜的吊诡,不论老套与否, 听了总是觉得心里凉飕飕的……
13 September 2007
12 September 2007
11 September 2007
王菲-《不留》
我把日记给了你日子给了他
我把笑容给了你宽容给了他
我把思念给了你时间给了他
我把眼泪给了你
我把照片给了你日历给了他
我把颜色给了你风景给了他
我把距离给了你呼吸给了他
我把烟花给了你节日给了他
我把电影票给了你我把座位给了他
我把烛光给了你晚餐给了他
我把歌点给了你麦克风递给他
声音给了你画面给了他
我把情节给了你结局给了他
我把水晶鞋给了你十二点给了他
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
情愿甚麼也不留下再也没有甚麼牵挂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也许吧
我把风情给了你日子给了他
我把笑容给了你宽容给了他
我把思念给了你时间给了他
我把眼泪给了你责任给了他
我把烟花给了你我把节日给了他
我把电影票给了你我把座位给了他
我把烛光给了你晚餐给了他
我把歌点给了你麦克风递给他
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
情愿甚麼也不留下再也没有甚麼牵挂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也许吧
2003年《将爱》专辑里的track 3《不留》。
思念后重新听一遍,仍然悦耳,还营造出一个暧昧迷幻的画面。
10 September 2007
9 September 2007
历史·回忆何其沉重
“南大”是一个已经很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浮台的名词,作为惯用语,它的意义微乎其微。
然而,做为一个历史/回忆的象征,它却何其沉重!
左图是南洋大学原有的牌坊。它离开现在的南大(南洋理工大学)有一些距离,被周围的公路和组屋掩护着,险些遭遗忘。当我站在这牌坊底下仰头拍摄,夜里的它更加平添苍凉了。
有旧南大生说,南大是岛国华校生的精神图腾,我很赞同这个“精神图腾”的形容。南大在我出世的时候已经被关闭,我和它连擦身的机会也没有,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我还是感觉到自己对它所代表的华校教育的精神认同。南大确实像个具有崇高意义的图腾,引领的是热衷于华文文字、文明、文化的学子们,纵使后来它的命运是坎坷的。
当年有人提议为南大搞正名,把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称为“南洋大学”,简称“南大”。民间的反应普遍上对此不予以赞同,认为名不副实,其实是覆水难收。昔日被消灭掉的、民间用血汗构建的南大,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命之复活的灵。一旦精神烟消云散,任何亡羊补牢的尝试皆是徒然。
这使我想到我的母校的易名,那个我无法认同的决定。有人或许觉得那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对我来说,它的重量是足以压倒我单薄的回忆的……
7 September 2007
Dress-down
今天在午餐的时候,碰见一位别部门的同事。只见她身穿轻便休闲的牛仔裤,便以为她下半天休假。
一问之下才搞清楚, 原来在她的部门,星期五是每周Dress-down的日子。大家可以穿得比较随意、舒服,感觉上就像是提早进入周末。
很羡慕,也希望我的部门能够这么做。
虽然Dress-down未必表示当天的工作量会减少,但是心里多多少少会好过一些的吧。
6 September 2007
4 September 2007
2 September 2007
1 September 2007
Changing Destiny
It is a Japanese animation which touched on the subject of changing destiny.
The young protagonist in the story had to overcome a multitude of challenges before his one wish to change one thing in his life can be fulfilled. He went through a host of challenges and eventually made a wish, which in a not unexpected cliched manner, translated into good for the masses and not himself "selfishly".
Destiny change, an interesting concept.
Many a time, I think I am not proactive enough in terms of doing that.
There seems to be just too much strength/courage to be mustered and I perceive myself as being too weak to undertake that.
Then, I end up regretting and nothing is changed for the better.
31 August 2007
最后一次的温馨
把“灭火”(fire-fighting)的阵地从学校转向这里,转眼已经一年多了。
其实, 我一直都蛮怀念那段教书的日子。
在课室里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请自己想像实际场面!)、和同事在课后哈啦小朋友干的傻事/可爱的事(老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一面)、回家挑灯漏夜批改功课(那时候必备一本《红楼梦》在手边给自己“进补”)……这些都是历历在目的画面,也是深深烙印在脑海里的回忆。
教师节是我们最有尊严的一天,这是我曾经对学生说的话。小朋友们也确实在这一天特别用心地准备给老师的礼物、惊喜。 一年就有那么一次,你们会放过我,呵呵,永远被你们“欺负”的张老师。
结果也必然是温馨的、感人的,我的双眼一定会被眼泪弄得迷蒙、我的嘴巴都笑歪了,还有, 我的心被你们的爱充实得一点空间也没有了。
心中暖洋洋的感觉,真爽。
这些日子以来,我不常听到人叫我“老师”了,有时候还特别想念。
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好老师,却是个“好命”的老师,因为我遇到了成为我的朋友的可爱学生。
这次该是我最后一次庆祝教师节了(这里也有庆祝活动)。
明年的今天,希望我已经在台北或是正准备过去,去做回一名学生。
“教师节”将与我越离越远,但是你们留给我的仍有着温度的回忆,将继续陪伴我前行。
30 August 2007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内自省也
具备高度自觉的advice,以别人做为自己的借鉴,把不好的事转为对自己的利益。
他人的“不贤”,我没有必要报以同等恶劣的行为,那只说明了我的肚量之缺乏。
自反省,避免堕入与对方同流的污水,目的十分明确。
很多时候,在意气用事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言语或行动上表现得不得体,即冲动又坏事。
特别是在遇上一些食古不化的顽固分子时,那股憋在胸中的怒气更是难以压抑。
可是,古训的流传不是没有原因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努力地从那个面目可憎的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那也不失为收获。
只不过知易行难, 知易行难啊。
28 August 2007
27 August 2007
陶醉
——致力收藏西藏文物46年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如此赞美西藏和藏族
“艰辛地醉倒”,多美的意境啊!
我一看到这句话,便立刻对说话的老学者肃然起敬。
40年可以是人一生何其辉煌的一段岁月,将它奉献给学术的研究是非常不简单的。其中的牺牲有 多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这位叶星生研究员依然以充满了热情和真挚的口吻,对他热爱的西藏发出衷心的赞叹,本身就足以深深感动读者。
也因为有叶老先生这种愿意在无比困难的环境中依旧执著的学者,令人陶醉的研究之路才会继续出现勇敢的前行者。
26 August 2007
得奖?
——黄秋生1993年凭恐怖片《人肉叉烧包》意外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后,“衰”了足足三年,电影越拍越少,越拍越烂。他日前回顾那段生命最消沉的日子 (2007-08-24)
很有趣的引言,出自智慧型的黄秋生之口,最恰当不过。
荣耀的确可能阻挠人的前进,犹如命运恶作剧的可恶玩笑。
能够把属于过去的桂冠放置一边,带着赤子之心重新出发,相信收获肯定更大!
25 August 2007
23 August 2007
21 August 2007
Huat 啊!
一把熟悉的声音正以早已滚瓜烂熟的说辞游说信徒出价投标各种福物。这位主持人,我听过他好几次了,他的口才自然很棒,说话很溜。
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听得很清楚,台上的福物究竟是什么、有些什么特别之处,突然响起的是一声洪亮的"Huat 啊!”
"Huat 啊!”发财是大家的美梦,大声“坦白”地表露一点也没有错,而且似乎越喊越名正言顺。
"Huat 啊!”这是很有力量的呼唤,众志成城,其实也蛮感人的。
再来一声:"Huat 啊!”
p.s:岛国的理性与冷静,一年一度的破坏,与这声情感澎湃的"Huat 啊!”不无关系……
葬花葬到五脏庙
20 August 2007
19 August 2007
18 August 2007
练唱时间
为了陈绮贞的A Piece Of Summer演唱会, 我又开始练唱了。
这几年和MH一同看过不少演唱会, 每次最享受跟着大声唱的放纵。
MH或许有点受不了我这种不安分的观众,哈哈,不过我也偷偷瞄到他禁不住跟着哼唱的模样, 所以……
怎么练唱?
我是原始的,依靠的就是重复的练习。一张专辑听了又听, 然后一边做事一边唱,很autorun的样子。
有人会问, 花钱看演唱会, 你又不是歌手, 怎么这么爱唱?
嗯……乐趣其实在于参与吧。很投入地浸泡在concert的音乐和氛围中,那种亢奋是无可比拟的!
像个巨型的KTV, 唱得好或坏没有关系,反正没有人听得清楚,台上的表现才重要。
可是深为观众的,还是要练一练,为了过自己的那一关?也算是为赴演唱会搞些气氛啦。
我正在努力,还有一个多月噢……
17 August 2007
16 August 2007
14 August 2007
13 August 2007
最近沸沸扬扬,华文的问题
关注华文教育者,有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有些则作出各式各样的建议,希望扭转现代学子对华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劣势。
我相信这群持着“卫道者”姿态的人,都有着深深的华文情结。
这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对他们的视野造成障碍,我说不定。
我的个人观点是:制度和政策可以作出种种的改变,但是执行者应当时时以诚心对待他们的对象——学生。
我相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胜过一切系统的规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岛国的华文教育充满了挑战,应对它的老师们是无暇来玩制度的游戏的。
12 August 2007
11 August 2007
10 August 2007
9 August 2007
不可说?
读到郎教授的话,不禁作此想:我们的社会上有太多的“不可说”了吗?
一个个被隐藏砸橱柜里的骷髅( skeletons n the closet),永远见不得光,也就永远不回接受判决。
俗语说,two wrongs do not make a right,负负得正的公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口号隐约流露出悲壮,其被标为学者 鉴赏的重任,实在辛苦。其实, 人人都有提出改良建议的权利,只要动机正确,无可厚非。
可惜,我们都有方不开的避忌,不可言说的事怎么也少不了,郎教授的理想恐怕不可能实现了。
8 August 2007
爱国
不管外国的月亮多大、多圆,家乡的月亮还是家乡的月亮,它的柔光还有家乡的温暖。
小时候,每当我在电视机前收看国庆庆典转播时,我都会很严肃地立正、高唱国歌和宣读信约。在那当下,我的双眼常常都是含着泪的,一汪汪感动的泪水。很多人或许无法理解,我为何如此滥情?难道是爱国爱到了至极?其实我只是纯粹地感动,面对那举国欢腾,还有一起回顾岛国建国历程的辛酸和骄傲,对我来说,就是催泪的体验。
尽管这似乎只是一年一度的冲动,有点惭愧。
我是爱国的人吗?这个问题,我从来不多思考,因为很难有绝对的答案。爱国与不爱国,已经不是必然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在任何一个地方安身立命,都讲究适应与否。有人虽然身在家乡,却犹如异客;有人到了他乡生活,却能够入乡随俗,所以事情是讲不定的。
此刻,我一年一度的爱国热情又到了周期浮台的时候了,新加坡,Happy Birthday!
6 August 2007
堕落
——中国学者、作家周国平不认为学者上电视台就是学术走出象牙塔,但也不觉得这意味着学术的堕落。
“堕落”好像是大势所趋的现象,想要阻拦也犹如螳臂当车吧 。
一般人不会太正面地看待“象牙塔”,所以可能认为走出象牙塔、面向群众是很好的事 。学术,这经常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的东西如果贴近民间,被一些人视为友善化的发展,有利无弊。只是 ,我更倾向于认为学术是应该保留一些高度的,至少别像流行文化那样轻易地被复制和流传。护持学术事业的严谨并不是要求学者们一一板起嘴脸,最根本的是必须对自己的学术工作负责人,特别是对其 尊严负责。
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学术的殿堂近年来也被社会和时代迅速发展的沙尘暴袭击。周国平口中的“行政化”和“追求利益”的弊病都应验在学术界里。然而,受到同样迫害的也不仅是学术界,很多以往凭靠良心主导的“良心职业”也在现代化的洪流中,无可奈何地展开恶性的蜕变。
5 August 2007
听着听着, 感觉很村上……
反省时间
请爱我原来的样子,
疼我原来的样子,
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读着几米的新作,身为成人的我,觉得有必要反省。
已经有多久, 我不曾从一个小孩的高度审视这个世界?
(口口声声说要用多元的视角看待问题,我做到了吗?)
童年在望后镜里不断拉开距离,很快就会看不见了。孩提时代以为“长大”是不会到来的一天,怎知道一转眼就踏上了不归路,开始此生的马不停蹄。
成年以后的各种偏见和粗心,对小朋友造成的伤害恐怕不小, 相信这也是几米创作此书的关键原因。书中一个个七彩斑斓、创意十足的画面,趣味中不乏隐隐的悲哀,拉扯着我的心。
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年, 和不少“小朋友”打交道,常常感受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和忧虑。
毕竟, 在这个时代成长是件好不容易的事。为工作打拼得爸爸妈妈,竞争日俱激烈的社会和五花八门的物欲诱惑,都给我们的年轻一代平添了或多或少的烦恼啊。
他们错了,有时候未必100%是他们的责任。
我们也稍稍应该放下指责的姿态,反省一下,我们是否也得担负一些责任?
(前头引用了书中最后一页的话,因为觉得它最能概括现代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