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arch 2006
看《小孩不坏2》: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说在前头
如果学校没有安排,我应该不会主动去看梁志强的《小孩不笨2》。也不为什么,就是近几年看电影的品味越来越偏向所谓的艺术片(art house films),对主流电影的兴趣不太大。有人对我说,这部电影很感人,有些部分挺催泪的。准备好纸巾,他们告诉我。是这样吗?我仍然不太相信,不过还是决定带着比较开放的态度(open mind)坐到观众席上去。
我没有哭
没有刻意准备纸巾,最后的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掉。在很大的程度上,我是尽量以客观的角度看待《小2》中的情节。电影里的故事取材于现实的状况,当然也加入戏剧化的处理——夸大、润色,达到满足观众的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大家都有商业的考量。
电影里父母亲与孩子对立的冲突和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一道暗流,而且似乎有越来越汹涌的趋势。其中的原因不必多说,因为都是老调重弹:父母为工作奔波,无暇关心子女……学校里老师(怎么又是中文老师呢?)将学术成绩不那么优异的学生称为“烂苹果”、师生扭打成一团的画面令我心中一悸。在家和在学校都得不到认同的受伤青年,选择通过叛逆的方式反弹,害己害人。
如此的恶性循环变出现了:孩子申诉成人不谅解他们,对他们处处干预,甚至无理责罚;师长抱怨孩子不听从教诲,思想行为出轨,以致闯祸连连。这几方面不断互相嘶喊、拉扯,挣扎之间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把局面搞得更僵……
也因为这样,在电影播放的整段时间里头,一个问题不断浮现于我的脑海:一切错误,谁人之过?
谁必须为现代青少年面临的绝境负责呢?是家长?是校方?是社会?是孩子?我想,能够负起全责的“罪魁祸首”是不存在的,因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任何一方能够一手承担下来的。
我站在老师的立场上,顿时觉得很无力,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我们是会教的
电影里一位内疚的“爸爸”说了这样的话:“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听了这样的剖白,我百感交集。
学习本是“双向交通”,授予知识与接收知识的人必须配合才行,缺一不可。在时代转移的过程中,父辈与子女之间的思想差异无形中导致了双方的矛盾,也是冲突的导火线。所谓的“关怀方式”,也是两代人未必能够有所共识的重点,因此以往专制的“打是疼,骂是爱”已经不再管用,而仍选择利用这一套教育孩子的家长,就很可能碰一鼻子灰。
可是一味的TLC (Tender Loving Care)是否就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呢?我不认为。百分百的让步只是鸵鸟埋头的愚蠢缓冲啊!无限度的溺爱与纵容不能教会下一代那些应该伴随他们走过人生道路的价值观。当爱与慈悲变质,成为铸成年轻心灵无法成长和成熟的绊脚石时,结果肯定是悲哀的。
同样的,高压的铁腕政策也不是最佳的处方。剧中一位父亲的打骂是把孩子逼上不归路的关键之一,只因幼嫩童心经不起长期的无情虐待。无休止的打骂,是封闭沟通之门的坚固锁链,孩子的心房一旦关上,要重新开启就难如登天了。
这么如履薄冰的情境,叫人忍不住直倒抽气。如何达到教育好下一代的目标,又不破坏其中的脆弱平衡?
难度是在的,但我坚信我们还是“会教的”。
身为教师,职责所在当然就在学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理想且伟大,能否真正做到,靠的是莫大的恒心和毅力。在我国竞争激烈、成绩至上的功利社会里,“因材施教”确实很不容易做到。现实的残酷可以轻易夺走莘莘学子学习的乐趣,迫使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跟上进度。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转身,还是做得到的。尽管或许举步艰难,一点一点的进步也是好的。
把学生称作“烂苹果”确实太残酷了。诚然,我们会被一些孩子伤害,也会灰心失望,不过也没有借口利用出口的话锋攻击任何人。为孩子打上标签,就是在帮助他吗?许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它极可能是另一个恶性循环的起点。
老师们不是神,也不是圣贤。但我相信,我们是有心的,有心,就会教育。
回到现实
《小2》让我思考了很多,写出来的只是一部分,其余的还需要过滤和沉淀。
喜欢从现实出走的我,还是比较喜欢艺术片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