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une 2007

原点有何风景?

听张大春老师讲小说是一种让脑袋吃饱的享受。它还让我陷入了反思。

这几天和小朋友们一同坐在讲堂里听讲的我,感觉就像是回到11年前的学生时代。
一样有着许多憧憬,一样通篇错别字,一样渴望被肯定的稚嫩的年代。
那是一个相当于“原点”的时间点,因为之后,我的创作道路转入了新的风景。

我由始至终都写不了小说,因为什么我不清楚。
每次和旁人讲起,我的说辞都是:纵使我的脑子里闪过很多故事的画面,却怎么也没有法子写出一个小说。
写起散文,一写就是11年,而且可能会一辈子写下去。
可是,我还是很羡慕会写故事的人,因为他们做到了我做不到的,美丽的风景被他们牵了出来。
我一边旁观,一边把我的情感倾注入散文的载体。
感觉也还不错,只不过近年来我也开始产生了焦虑。

如何的焦虑呢?写得不好的焦虑。

害怕自己的“小我”意味太重,一下笔就跌入自己挖掘的深穴,无法自拔,别人会开始讨厌我太隐私的创作偏好。
那重要吗?写作本来就是个人的事,太顾及他人的看法搞不好连自我都保不住。
两种矛盾的论调 在我的脑子里交战,噼噼啪啪打得响……
这叫我怎么不焦虑?

听张老师讲课,突然看到了些端倪。
那就回到原点去回忆一下好了。
他说,小说是遗忘的艺术。我倒觉得散文是一种记忆的方式。
如何记忆,用多少力气去记忆,用记忆做些什么, 这都是我创作散文的动机。
我在11年前的起跑线上,就是这么想的。

因此,我的文学风景,现在与过去,不应该有天大的差别。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忘了在哪里看过,其实小说和散文在文学还没分流时,其实是一体的。

小说可以有散文,散文也可以是小说。

我还是喜欢散文能让人散发自我的特色。这样的交流更贴近生活,更似一个交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