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片云……
风里。雨里。 云的勇气,永远像在阳光里。
11 April 2008
俗欲~
我是很“欲望”的人,这是怎么否认也没有用的,索性就不要否认。
最近的object of desire是这台Nikon D60数码相机。
很想多花心思捕捉这个世界的美好(反之亦然,因为同是生活),工具必定要齐全。
W带我入门,然后就是自己的努力了,我世俗的动作就包括投资和购买……
10 April 2008
古早
古早的人
古早的事
理不清的千丝万缕
这,就是历史
9 April 2008
光害/光污染
所谓的 light pollution, 指的是当城市的灯光过度照亮夜空,造成我们看不见星星的情况。
它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 也对生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好几年前以这个题材写过文章,今晚偶然想起,抬头看天, 看不见星星……
When I miss Taipei
当我想念台北,一本联文是格外珍贵的。
当我想念台北,一点音乐都能让我陶醉。
当我想念台北,此刻就是了。
8 April 2008
抗议的姿态
不满的时候
要懂得大声宣泄
再无力的抗议
也有一些属于个人的意义
In your shoes
街上看到的一对小情侣, 样子应该是在闹别扭。
男生一只脚穿着运动鞋,另一只脚则穿着女装鞋,女生亦然。
那更像是出自电影的情节 ,在真实生活中出现,构成的是一个有些滑稽的画面。
立刻闪现脑海的是 “to be in someone else’s shoes”这句俗语。
让自己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一门不容易的学问,然而它决对是必需学会的。
把脚穿进别人的鞋子里,体会他的处境,或许能够化解许多的误会,促进彼此的理解。
当然不用做到削足适履的极端,因为往往一不合脚,当事人便会知难而退,意识到改变的必要。
7 April 2008
体制
体制下的无奈,常常令我懊恼。
很想挣脱, 却往往苦于不忍。
太慈悲了,结果是对自己残酷?
6 April 2008
搜寻着
今晚给了自己一个主题,开始搜寻 。
翻箱倒柜, 如贼如偷。
在自己的宝库里寻宝,讽刺而滑稽。
涂鸦?还是艺术?
涂鸦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英国的匿名 grafatti artist Banksy 就通过他的街头艺术,表现了对今天社会的看法。
我觉得他的手艺还真的不错,颇有顽皮、逗趣的味道。
信手拈来的涂涂画画一点也不简单,我就做不到了。
5 April 2008
爱的样子
买了有好一些时候的书,拆开来一读, 竟然还蛮惊喜的。
以爱情为主题书写的网志, 好像不怎么exciting, 可是老掉牙也有老掉牙的吸引力。
就像“爱情”这个老老的题材,怎么谈怎么变,还是有看头的。
因为人的心, 几千年来还是那么害怕寂寞、容易碎裂、容易被挑动……
一切没有改变,像潮流一样转型的是恋爱的方式和失恋的途径。
到部落格的世界里窥探一些人的爱情故事,也回头想想自己的,一来一往也很值得玩味。
4 April 2008
圈子
一再证实, 自己的生活圈子真的不太大。
很容易就碰上熟人,有些可能隔了基层关系或是有一段时间不曾联系,可是关联还是在的。
谁是某某人的某某人、谁是某年某月的同窗……追溯起来不难发现圈子在时间里隐约的轮廓。
圈子外的人随时随地可能加入圈子,还带着与他们相系的人一块儿加入,热热闹闹地,完成社交的重要仪式。
------第N次在电梯口遇到旧相识的一点感触。
3 April 2008
距离美
“远看朱丽叶,近看猪八戒”是两句调皮话,幽默地概括了“距离就是美”的概念。
什么样的距离才最美呢?
我反复思考起来,暂时没有头绪。
2 April 2008
翻新记忆
住家附近的shopping mall里的一些商店在进行装修。
记忆中, 这座小小的商场是岛国最早的邻里商场之一,这些年来已经变得格外暗淡。
就像在岁月里泛黄的记忆。
如同记忆,一些被认为很“理所当然”地存在的‘老字号’悄悄消失,没有多久,大家似乎就记不起它曾经在那里门庭若市过。
感觉那很残酷,而且irreversible。
地方是可以翻新的,使之焕然一新,不太困难。
记忆呢?它怎么翻新都好,只有一次比一次虚假、空洞吧?
如何无为
老子说“无为”,我和同事也说“无为”。
多想试一试圣人主张的处事方式,看看是否真的有用。
茅盾的是:现代生活怎么容得下“纯正的无为”,哪里有闲工夫嘛?
可古人做得到, 不也下了苦功,他们何尝没有挣扎?
一定有的。
应该思考的问题是, 如何把无为的正面精神融入生活, 让现今世代的紧张和烦闷获得稍息。这, 很重要。
1 April 2008
一切重来
一鼓作气读了完这本《风筝》,意外地被感动。
怎么说呢?或许因为之前听说这个故事有些老掉牙,也许没有太大的看头,不过读完了依确实是满足的。
关于友情的故事,或许永远都不会落伍吧。
如果在生命里有机会让一切重来,想要改变的会有多少呢?
"There is a way to to be good again"的promise是高度理想化的,却给了人希望,不是吗?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Hom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慈悲喜舍!
云曰:
荊云
寫心情寫觀察寫想像寫理想寫真寫假,就是停不下。
View my complete profile
浮云掠过
▼
2010
(13)
▼
Jul 2010
(1)
路過
►
Apr 2010
(6)
►
Mar 2010
(1)
►
Feb 2010
(5)
►
2009
(330)
►
Dec 2009
(1)
►
Nov 2009
(25)
►
Oct 2009
(42)
►
Sept 2009
(27)
►
Aug 2009
(18)
►
Jul 2009
(5)
►
Jun 2009
(33)
►
May 2009
(35)
►
Apr 2009
(48)
►
Mar 2009
(41)
►
Feb 2009
(32)
►
Jan 2009
(23)
►
2008
(400)
►
Dec 2008
(25)
►
Nov 2008
(32)
►
Oct 2008
(28)
►
Sept 2008
(30)
►
Aug 2008
(41)
►
Jul 2008
(37)
►
Jun 2008
(37)
►
May 2008
(35)
►
Apr 2008
(40)
►
Mar 2008
(32)
►
Feb 2008
(33)
►
Jan 2008
(30)
►
2007
(398)
►
Dec 2007
(33)
►
Nov 2007
(15)
►
Oct 2007
(28)
►
Sept 2007
(31)
►
Aug 2007
(46)
►
Jul 2007
(37)
►
Jun 2007
(42)
►
May 2007
(35)
►
Apr 2007
(37)
►
Mar 2007
(36)
►
Feb 2007
(25)
►
Jan 2007
(33)
►
2006
(438)
►
Dec 2006
(36)
►
Nov 2006
(34)
►
Oct 2006
(35)
►
Sept 2006
(31)
►
Aug 2006
(37)
►
Jul 2006
(47)
►
Jun 2006
(37)
►
May 2006
(33)
►
Apr 2006
(35)
►
Mar 2006
(47)
►
Feb 2006
(35)
►
Jan 2006
(31)
►
2005
(302)
►
Dec 2005
(48)
►
Nov 2005
(52)
►
Oct 2005
(33)
►
Sept 2005
(35)
►
Aug 2005
(33)
►
Jul 2005
(23)
►
Jun 2005
(21)
►
May 2005
(20)
►
Apr 2005
(24)
►
Mar 2005
(6)
►
Feb 2005
(7)
►
2004
(37)
►
Dec 2004
(1)
►
Nov 2004
(4)
►
Oct 2004
(19)
►
Sept 2004
(13)